2025-08-18 09:19 來源:中國報道網
為迎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天河區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將綠色辦賽原則貫穿到全運會保障全領域、全過程,激活區域發展新動能,為辦好綠色全運提供“天河實踐”。
強化組織保障,夯實綠色根基
天河區通過編制印發《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廣州天河賽區環境質量保障工作行動方案》,大氣、水、噪聲、信訪、執法、監測等環境質量專項保障方案和“無廢全運”行動實施方案、美麗全運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職責分工。
結合賽事進展情況,編制天河體育中心、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廣州體育學院亞運籃球館等6個場館“一館一策”。成立廣東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及華南農業大學體育館周邊區域市政設施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工程建設工作專班,制定印發工作實施方案,統籌推進相關區域和重要節點75項區級項目建設。
深化環境治理,涵養綠色底色
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持續深化“查—交—核”閉環工作機制,2025年以來累計交辦18批27件問題。運用覆蓋全區21個街道的“一街一站”空氣自動監測站網絡,以及走航監測、高空瞭望、激光雷達等科技手段,提升環境空氣質量精細化管控水平。推動餐飲油煙智慧監管,累計安裝723套在線監測監控設備,安裝數量居全市首位。截至7月20日,天河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23,排名中心城區前列。
在水環境綜合整治方面,開展7項河涌品質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推進車陂涌綠美示范碧帶建設,串聯天河綠色脈絡,打造景觀生態廊道和“生態休閑游”精品旅游項目。車陂涌、獵德涌、華南國家植物園生態湖、天河公園中心湖、龍洞水庫、新塘水庫獲評市級美麗河湖,車陂涌入選廣東省2024年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名單。2025年1—6月,全區40條河涌持續保持不黑不臭、“長制久清”;天河區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
在噪聲污染防治方面,圍繞涉賽場館和接待酒店及周邊完成各類噪聲源排查,建立噪聲源管控清單并動態更新。每日跟進噪聲監測點位達標情況,針對超標問題及時分析原因并采取精準治理措施。2025年1—6月,天河區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累計晝間達標率99.4%,夜間達標率91.9%。
在市容環境治理方面,完成天河體育中心及奧體中心周邊公廁、垃圾收集點等183個設施品質提升,整治奧體中心等場館周邊及科韻路等主通道沿線違規戶外廣告招牌701塊,清洗建筑外立面16萬平方米,累計提升33.06萬平方米第五立面品質風貌。
實施綠色改造,助推低碳發展
開展涉賽場館綠色改造,天河體育中心布設2479平方米光伏組件,推動打造國內首個“近零碳大型體育場+一星綠色建筑”;廣東奧體中心新增光伏4000余平方米,助力打造一星綠色建筑;廣州羽毛球訓練館將光伏熱水系統改為空氣源熱泵,手動水龍頭更換為延遲節水型。
推行綠色交通能源,在全運場館及交通場站區域投運電動汽車公共充(換)電站5650個,分布密度全市居首。倡導綠色理念,引導酒店減少提供一次性消費用品,鼓勵推行“光盤行動”“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等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在“美麗全運”方面,聚焦“觀精彩全運,看美麗廣東”主題,選取華南國家植物園、火爐山森林公園、天河濕地公園、廣東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車陂涌等作為生態旅游點位,打造具有天河特色的“綠色全運 綠美之旅”路線,并成功入選2025年美麗廣東首批生態文旅路線,為廣州市唯一入選項目。在地鐵6號線植物園站建成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實踐地鐵主題站,形成“地鐵主題站+華南國家植物園”雙場景生態環境科普教育聯動網,通過“生態賦能、場景融合、市民參與”三大路徑,創新構建“生態教育+公眾出行”的立體化傳播體系。
在“無廢全運”方面,將廣東奧體中心體南廣場未利用的封閉空間開放打造運動公園,賽時用于保障賽事團隊的停車需求,賽后轉化為休閑運動場所面向市民開放。組織開展源頭減量、資源再生、無害處置、風險防控、全民“無廢”等行動,推動實現賽前規劃設計應綠盡綠、賽中固體廢物能減盡減、賽后物資設備可用盡用的“無廢全運”。
“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彰顯一座城,幸福一座城”。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天河區正以賽為媒、乘勢而上,統籌推進“賽事側”精細保障與“城市側”品質躍升,深入實施生態、潔靜、低碳、無廢、健康、智美、全民參與七大行動,精塑城區環境,激發城市活力,全力打造一屆彰顯廣州魅力、天河風采的綠色盛會、精彩盛會!(黃楚芳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供稿供圖)
責任編輯:陳偉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