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09:11 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
8月14日,在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運年看廣州系列發布會——綠色低碳美麗全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在低碳城市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以及廣州賽區綠色低碳全運籌備的相關工作情況。
發布會上,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陳迅介紹了該局圍繞打造綠色低碳全運會,在提升森林碳匯能力和推動城市綠化低碳轉型方面采取的做法。
打造綠色低碳全運會,是本次賽會的一個特色。陳迅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市林業和園林局本著“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的理念,通過多項舉措,努力為全運會注入生態力量,努力打造史上首屆碳中和的全運會,展現廣州在“雙碳”工作中的責任擔當。
一方面,不斷提升廣州生態碳匯能力,推動行業低碳轉型。陳迅指出,森林是陸地上最重要的“碳庫”。我們大力推動綠美廣州建設,實施了包括森林質量提升在內的八項重點工程,持續擴大綠化面積、提升綠化質量。到目前為止,全市森林提質增綠超過66萬畝,種植苗木1331萬株,森林覆蓋率達41.6%,新增立體綠化10萬多平方米;建設森林步道563公里。全市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已達1.87億噸,年均固碳量超400萬噸,森林的“吸碳”能力明顯增強,為綠色低碳全運打下了堅實的生態底子。
同時,市林業和園林局也在積極推動整個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陳迅介紹,一是建立了覆蓋全市的森林碳匯監測網絡,摸清了全市森林碳儲量的“綠色家底”。二是探索“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如花都區梯面林場林業碳普惠項目,就是廣州第一單碳匯交易,入選了自然資源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三是在城市公園積極開展“碳中和”實踐,越秀公園建成華南首個“碳中和”主題園,打造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試點,被生態環境部評為典型案例。
為助力低碳全運,努力實現碳中和目標,陳迅介紹,去年市林業和園林局聯合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聯合開發《廣州市林業碳普惠方法學》,讓林業生態資源實實在在地變成優質碳資產。基于這個方法,流溪河等5個國有林場,成功開發出首批廣州市林業碳普惠項目,合計產生近8.3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今年6月,市林業和園林局將5個林場產生的碳普惠減排量捐贈給賽事組委會,成為“十五運”收到的首單大額林業碳普惠捐贈,切實踐行綠色辦賽理念,為廣州賽區實現碳中和匯聚了綠色生態動能。
此外,市林業和園林局還圍繞全運會場館、接待酒店和城市主要區域,打造了“點、線、面”結合的綠化網絡,用具有嶺南特色的優美景觀,為賽事提供良好的綠化環境保障,同時也有效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助力碳中和;還組織了“我為全運種棵樹”等系列活動,共有11萬人參與,掀起全民“愛綠低碳、植綠增匯、護綠減排”的熱潮,引導更多人用實際行動為綠色低碳全運添磚加瓦。
陳迅表示,下一步,市林業和園林局將繼續圍繞“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目標,進一步鞏固提升森林的碳匯能力,發揮好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推動生態價值轉化,讓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打造綠色低碳全運,為廣州的綠色轉型貢獻更多林業園林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章程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燕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