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09:11 來源:廣州白云客戶端
近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區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的《廣州市白云區推進美麗健康園區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實施,力爭將白云區美麗健康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國首個生態友好型的美麗健康園區。此舉旨在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部署及廣州市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工作。
構建“兩化三型”發展體系
白云區民營科技園是白云區美麗健康園區的建設載體,是全國首個國家級民營科技園,依托“一核三園”的創新布局,以僅占全區0.7%的土地,創造了全區超50%工業產值。2024年,園區營業收入突破2200億元,增長率連續八年保持兩位數。
美麗健康產業園作為白云區民營科技園的“三園”之一,位于鐘落潭鎮,占地面積10.22平方公里,已先后引入廣藥白云山、明興制藥、何濟公、詩妃、阿道夫、丹姿等美麗健康領域知名企業,園區內“美妝+醫藥”跨界交融,環境健康理念深植產業根脈,產業集群向“知識化、數智化、綠色化、全球化”全速邁進。
美麗健康產業園規劃效果圖。
《實施方案》提出,要聚焦“美妝+醫藥”雙核驅動,構建數智化、綠色化“兩化”轉型和節能減排型、零碳發展型、生態友好型“三型”遞進的“兩化三型”發展園區,探索以環境健康引領生態環境治理的新路徑,為全市推動美麗園區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板。
按照《實施方案》,白云區美麗健康產業園建設將實施“三步走”戰略,即:到2025年,綠色低碳園區建設深入推進,初步建立健康風險預警體系,打造美麗健康園區成效初現;到2027年,碳排放強度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污染防控與健康協同管理水平顯著提高,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試驗田;到2030年,現代化循環型產業體系全面建立,園區綠色治理、智慧感知與健康保障體系協同完善,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融合發展樣板區。
該產業園建設過程中將完成六大建設任務,包括推動產業能級提升,構建美麗健康產業集群;深化綠色低碳轉型,打造循環經濟標桿園區;強化環境系統治理,構筑環境健康堅實屏障;優化環境健康管理,創建生態友好品質空間;完善設施韌性支撐,建設智慧物聯承載基底;創新數字管理模式,構建智慧管理服務體系。
政銀企聯動打造灣區標桿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了解到,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共有三條具體路徑。
一是雙核驅動產業集聚,頂層擘畫發展藍圖。園區建設將強化頂層設計,明確構建“美妝+醫藥”雙核心驅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戰略,通過培育鏈主企業、完善全產業鏈體系,實現土地高效集約利用與產業能級躍升。
二是零碳實踐生態筑基,閉環守護環境健康。園區同步實施零碳建設與污染防治攻堅,推進光伏發電、儲能項目及建筑節能改造,打造“零碳數智樓宇”標桿;持續深化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建立新污染物“識別-監測-治理”全流程閉環管控體系,筑牢環境健康防線。
園區同步實施零碳建設與污染防治攻堅,推進光伏發電、儲能項目及建筑節能改造。
三是智慧賦能韌性支撐,數字引領管理創新。園區將著力完善基礎設施韌性,優化交通路網,共建研發平臺,打造綠色生態景觀。創新運用“1+6+N”智慧化框架,集成運營指揮中心、物聯網感知體系及大數據庫,構建智慧管理服務體系,為園區高效運行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據介紹,為保障《實施方案》落地見效,白云區將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思想,全面實施美麗健康園區建設重點任務及重點工程,探索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和“政府-銀行-企業”合作模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講好美麗健康園區故事。
“我們不僅要建園區,更要樹標桿。”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通過五年時間攻堅,到2030年將全面建成大灣區首個“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融合發展區,力爭建成全國首個生態友好型的美麗健康園區,為全市推動美麗園區和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建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樣板。
文 | 楊黛清
圖 | 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供圖
通訊員 | 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宣
編輯 | 曾曉泳 梁巧紅
審核 | 羅盛光 戴日模
簽發 | 劉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