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9:51 來源:信息時報網
信息時報訊(記者 佘鑠嘉 通訊員 穗環宣)記者從廣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近年來,黃埔區以入河排污口規范化管理和珠江水系綜合整治為核心抓手,統籌推進水污染防治,有序推動美麗河湖建設和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區內18條一級支流穩定達標,水質優良比例(達到或優于III類)連續三年保持在94%以上。在廣州市最新公布的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名單中,黃埔區逕下湖、鳳凰河、流沙河、鳳凰湖、水聲水庫共計5條河湖成功入選。這不僅體現了黃埔水環境治理的成效,更進一步展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嶺南美麗景象。
逕下湖位于黃埔東部,與周邊山體自然相連,稻浪與荷塘交織,清澈的湖水倒映著蔥郁山巒,構成了一副山、水、田園與知識城和諧共生的畫卷。作為廣州知識城逕下美麗單元建設的關鍵部分,逕下湖通過岸邊生態植被恢復、小流域截污、和藻類清理等系統治理,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同時建設了親水步道和休閑平臺,如今的逕下湖,已成為展示知識城生態品質、服務市民休閑的美麗實踐。
黃埔徑下湖。通訊員供圖
鳳凰湖是一座融合防洪調蓄、生態保護和公眾休閑功能的城市景觀湖。自啟用以來,鳳凰湖一直承擔著暴雨洪峰削減、枯水期補水等重要水文調控功能,加上傳統嶺南式濕地文化與現代“海綿城市”理念相結合,形成了一條集碧道、綠道、橋梁與濕地為一體的濱水生態帶。
黃埔鳳凰湖。通訊員供圖
鳳凰河發源于帽峰山東麓,其治理核心在于源頭攔污、生態修復與河道活化。通過在關鍵節點設置“雨水花園”、截污口攔截以及沉水植物還原等系統性治理方式,鳳凰河從此前的“片段治理”升級為貫穿式生態長廊。如今,水質清澈見底,兩岸綠植環繞,形成了濕地生態與親水空間的自然融合。
黃埔鳳凰河。通訊員供圖
流沙河流經科學城與黃埔傳統城區。近年來,黃埔區在系統化河道整治和雨污分流、截污納管方面持續發力,如今,流沙河水量恢復穩定、濱岸綠化持續擴大,生態連通性顯著提升,成為典型城鄉交界水系治理樣板。
黃埔流沙河。通訊員供圖
水聲水庫是黃埔區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水庫治理采用清淤堵漏、庫岸生態修復、濕地緩沖帶建設等綜合措施,并新增了沿岸步道與觀景平臺。如今,這座深藏山林的“綠寶石”,不僅發揮著蓄水防洪的核心功能,更完美融合了優美景觀與自然科普價值,為市民提供了親近山水、感悟生態的優質空間,成為水源涵養、生態惠民與可持續發展有機融合的典范。
黃埔水聲水庫。通訊員供圖
五水映羊城,一脈潤黃埔。接下來,黃埔區將鞏固提升現有治理成果,守護好鳳凰河、逕下湖等入選河湖的優良生態。拓展治理范圍,將成功經驗推廣到更多河湖,持續改善水環境。完善親水設施,讓更多市民能方便地享受水清岸綠的美景。繼續以更高標準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努力讓每一條河流、每一片湖泊都成為滋養城市、惠及百姓的幸福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