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果展區。
2025-07-15 09:30 來源:中國環境網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在廣州市舉辦2025年全國低碳日廣東省主場活動,深入宣傳低碳發展理念,提升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活動以“碳路先鋒 綠美廣東”為主題,以打造“零碳全運”為契機,通過綠色低碳實踐分享及低碳科普宣傳等形式,全面展示廣東綠色低碳發展成效,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國英在活動致辭中提到,廣東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充分發揮綠色低碳引領生態文明建設作用,在經濟總量持續領跑全國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高位改善,主要環境質量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總數居全國首位,廣東碳標簽率先發布并實現粵港互認,碳強度處于全國第二低位,并在COP29中國角廣東邊會上成功向世界展示“廣東綠”。廣東將錨定“雙碳”目標,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為牽引,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加快推動能源、產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推進城市、園區、企業等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持續深化碳減排市場機制改革,著力提升應對氣候變化治理能力,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活動現場正式上線“廣東碳標簽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企業碳足跡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服務。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李原表示,有了這個平臺,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了解企業產品碳足跡情況,實現綠色消費;生產企業可以申請自己的碳標簽,“目前很多企業都希望摸查自己企業的碳足跡,形成碳標簽,以此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這也說明產業鏈上大家都非常關注碳足跡?!?/p>
“廣東碳標簽信息化管理平臺”啟動儀式。
現場還發布《關于完善碳減排市場機制 助力“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若干措施》,為綠色轉型注入制度動能。動態展現升級后的廣東省碳普惠平臺場景,鼓勵全社會踐行低碳生活。此外,相關科研機構專家和企業代表分享了綠色低碳經驗,為各領域提供了可借鑒的“綠色樣板”。
為推動“零碳全運”,活動現場啟動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特許商品碳標簽,并為部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特許商品頒發碳標簽證書,公眾掃碼即可追溯產品碳足跡,使“零碳全運”理念觸手可及。十五運會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碳項目負責人陳曉君介紹說,對大型賽會特許商品實施全面碳管理,在國際國內尚無先例。本屆運動會在特許經營領域大膽邁出第一步,這不僅是對“雙碳”倡議的有力踐行,更將為全國大型運動會特許經營商品碳管理樹立標桿,意義非凡。首批碳標簽特許商品,涵蓋毛絨及其他材質玩具類、徽章及其他非貴金屬類、鄉村振興類等,共計50多款商品,品類豐富,具有廣泛的市場吸引力。
為參加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特許商品碳管理的企業頒證。
廣東省有關部門、地市生態環境局代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以及綠色低碳、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等領域企業代表約200余人參加了現場活動,超過5萬人次觀看活動現場直播。
圖為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果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