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14:50 來源:人民號
近年來,廣州市增城區以“兩山”理念為指引,圍繞新時期水生態環境治理需求,積極探索水環境治理新路徑,通過改變粗放型治理模式,成功建立起“查測溯治管”全流程水環境監管體系,全面提升轄區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水平。
筑牢制度根基 凝聚治水合力
增城區印發《增城區珠江水系整治方案》《關于加強增城區珠江水系問題排查整治的通知》,為水環境排查整治工作筑牢制度根基。同時,構建“1+3+4”組織體系:成立由增城區政府分管領導掛帥的整治專班,統籌協調河涌水系排查整治;市生態環境局增城分局、區水務局、區河長辦三大監管部門牽頭,聯合區科技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城管執法局四個涉水部門,形成7部門協同發力、優勢互補的治水合力,共同推進水環境排查整治工作。
創新排查模式 實現精準治理
在排查治理上,增城區采取“季度全覆蓋+月度重點滾動”雙軌模式。一方面,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增城分局、區水務局、區河長辦聯手,通過分片包干的模式,每季度開展一次全區279條河涌全覆蓋排查。
另一方面,每月月初更新水質不達標河涌、風險預警河涌清單,組織7個涉水部門深入一線開展問題排查,用腳丈量全區279條河涌水系,利用各涉水部門的專業優勢,促進問題不上交、整治在一線。
強化監測溯源 夯實治理基礎
增城區通過“在線+手工+快檢”三種監測方式相結合,筑牢高質量監測數據根基,更好發揮生態環境監測對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的支撐。
目前,全區共建成8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重點河流水環境質量實時動態監控,夯實精準治污數據基礎。全區172條河涌、23個重要湖庫、229個斷面納入水質監測范圍,按月實施監測,重要湖庫水質監測覆蓋率100%,鎮街監測覆蓋率100%。強化現場快速檢測能力,2024年共配置4300份快檢試劑,提升水質問題現場識別效率。
此外,增城區還通過遙感大尺度識別、拉網式排查、無人機航拍以及QV管道潛望鏡等技術手段開展問題排查,精確鎖定重點區域、時段、污染因子,實現污染源頭快速定位。依托屬地鎮街網格化管理優勢和區排水公司專業技術力量,聯合開展深度溯源,推動管理手段從粗放向精細化轉變,全力繪就水清河暢的生態畫卷。
堅持分類處置 嚴格監管閉環
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增城區堅持分類處置:對垃圾黑點等問題立行立改;對排污口、涉污水體等難點問題,先采取應急措施,再按計劃推進整治。圍繞“一涌一策”“一斷面一策”,制定問題與責任清單,聚焦入河排污口這一關鍵環節,專人跟進整治,以“小排口”整治撬動水質“大提升” 。
在監管層面,增城區專班周調度、周通報,增城區環委辦月督辦,實時跟蹤整治進度。依托“河涌眾采”小程序,實現問題線上流轉、全程跟蹤,提升部門協作效率。嚴格落實“線上審核+線下復核”驗收機制,并開展“回頭看”防止問題反彈。此外,建立穗莞惠跨流域治水機制,定期聯合執法;開展萬人巡河活動,構建“政民共治、開門治水”的全民參與格局。
如今,增城正以“查測溯治管”全流程監管體系為抓手,全力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廣州市增城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陳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