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環案〔2025〕65號
許瑾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城區河涌水道環境生態綜合治理修復建議的提案》(第3127號)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視,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水務局、市林業園林局等單位進行研究辦理,并與您電話溝通,經綜合各會辦單位意見,現將有關工作開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劃答復如下:
一、持續完善源頭治理體系
(一)強化排水源頭管控。
按照“行業分類、接駁分級”的原則對源頭排水戶進行差異化管理,嚴格對工業、農業及服務業排水戶排水許可的核發管理,并持續開展典型排水戶巡檢工作。2024年,累計巡查排水口28670個(次),發現并交辦問題798個(次),均已完成整改,目前城市建成區內已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
(二)加快設施建設改造。
持續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建設,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計完成4號總河長令下達排水單元達標建設任務面積723.19平方公里,達標比例為95.27%;大力推進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實現“污水入廠、清水入河”。截至2024年底,累計完成9號總河長令下達443條合流渠箱改造任務中431條合流渠箱的清污分流工程。同時加強公園景區雨污分流改造,流花湖公園、珠江公園、中山紀念堂、市兒童公園已完成改造,越秀公園改造任務預計年內完工。
?。ㄈ﹥灮\行調度機制。
制定《廣州市合流渠箱及截污閘調度管理工作指引(試行)》,督促指導各區完善“一閘一預案”,細化轄區內截污閘啟閉條件,進一步優化污水廠、泵站、閘門、河涌聯調聯控工作,精準開展合流渠箱及其截污閘調度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雨季溢流污染對河涌水質的影響,提高污水廠收集處理效能。
二、積極推動美麗河湖示范創建
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2024年3月,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部署全運會前建成100條市級美麗河湖,并成立了市區兩級專班,加強統籌領導、協調推進和監督落實,取得了一系列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成效。
?。ㄒ唬┙∪贫润w系。
按照國家和省關于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要求并結合廣州實際,創新出臺我市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指引,構建科學完整的指標體系。細化分解各區任務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將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任務清單化、項目化。
?。ǘ┐蛟烀利惡雍V州樣板。
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工作要求和部署安排,在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取得系列豐碩成果。在國家層面,列入國家清單的9條河流中,流溪河、增江已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在省級層面,烏涌被評為“2021年廣東省十大美麗河湖”,增江、南崗河-木強水庫入選2024年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東濠涌入選2025年廣東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在市級層面,全力推進十五運會前建成100條市級美麗河湖的任務,已建成69條市級及以上美麗河湖,初步形成美麗河湖精品體系,顯著提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ㄈ娀I推廣。
舉辦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發布活動,向各界充分展示廣州在美麗河湖建設方面的創新成果和實踐經驗,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為抓手,加速推進全域水環境治理工作。
三、深化實施生態治水模式
?。ㄒ唬┷`行低水位生態治水。
通過降低河涌水位,增強河流水動力,強化光照作用,促進底泥污染物降解,充分發揮河涌生態自凈能力。在獵德涌、沙河涌試點推行自然水位運行以來,河灘濕地生態功能得到逐步恢復,河涌生命不斷煥發。與2010年相比,中心城區白鷺等鳥類分布范圍擴大2-3倍,白鷺成群景象重現珠江河畔。
?。ǘ﹦撔略偕Y源利用。
有條件地利用水廠尾水等再生水資源開展生態補水,如通過將瀝滘凈水廠尾水補給周邊多條河涌,有效提升了區域水體動力,石榴崗河等河涌水質因此得到明顯改善,目前石榴崗河水質基本穩定在Ⅲ類。
?。ㄈ┞鋵嵑>d城市建設。
印發《廣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2021-2035年)》,在工程中貫徹“+海綿”理念,目前我市建成區545.04平方公里已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通過因地制宜改造生態護坡,提高河涌堤岸綠化,利用堤岸植被有效削減了徑流污染。
四、穩步提升濱水空間品質
?。ㄒ唬┩七M碧道建設及臨江綠帶管養。
印發《廣州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5年)》,以碧道建設為契機,加強沿岸生態化改造,持續打造并向公眾開放優質濱水空間,截至2024年我市碧道建設長度累計已達1396公里。持續提升綠化景觀與功能,在二沙島東端綠地打造成片“鉆石”造型平整草地,呈現“珠水漣漪,匯入島端”效果;2017年起實施臨江大道景觀綠化及緩跑徑建設工程,建成沿江林蔭下4.15公里緩跑徑(分A、B、C三環),沿線營造疏林草地及七彩花帶,供市民休閑游憩、沿江夜跑,領略四季花城魅力。同時錨定“拼經濟、保安全,辦全運、提品質”主線,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為契機,通過引入第三方合作運營模式,在臨江綠地開展多樣化活動,增設輕餐飲點及特色市集等便民設施,帶動臨江景觀與經濟發展互融雙強。
(二)大力推動幸福河湖建設。
以2024年2號總河長令高位推動我市幸福河湖建設,打造如黃埔區南崗河幸福河湖綜合提升工程,實現小流域幸福河湖建設的生動實踐,并入選全國首批幸福河湖建設項目試點,推動水環境提升成果全民共享。
(三)不斷強化全民共治氛圍。
踐行“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的理念,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圍繞中國水周、全國生態日、科技周等節日,持續與教育、團委、科協、退役軍人等部門合作,開展“護河小先鋒,共筑清水夢”、“紅棉老兵、巡河護水”等主題活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全民治水。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以入選2025年中央財政支持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項目為契機,以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為抓手,持續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主動探索超大城市美麗河湖建設的實踐模式和實施路徑,全力答好水城共融生態答卷。
二是繼續圍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核心目標,深化排水源頭管控,鞏固直排口整治成果;拓展低水位生態治水和再生水補水應用范圍;持續推進碧道建設與幸福河湖創建;完善全民共治長效機制。
衷心感謝您對我市水環境治理工作的專業建言!您的建議已有效融入治理實踐。后續將持續夯實治水成效,期待您繼續監督指導。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2025年8月15日
(聯系人:王大尚,聯系電話:83203115)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協提案委,市水務局、林業園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