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6:31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近年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天河分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主責主業,磨煉本領、錘煉作風,全面提升執法效能。日前,在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的2024年執法履職效能評估工作中,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天河分局再次獲評“表現突出集體”,連續兩年獲通報表揚。
▲隊列訓練
黨建領航,鑄就執法“紅色引擎”
天河分局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以“三會一課”為抓手,把黨的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印發實施《預防違規干預行政管理事項登記暫行規定》,進一步規范廉潔從政行為。安排專人監督落實“三項制度”,對執法風險點及時預警,向企業和社會發放《廉潔執法監督卡》,主動接受多方監督,積極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制度筑基,規范執法“行為準則”
積極探索“局隊站合一”運行模式,強化全局“一盤棋”思維。通過調整內設機構職責分工,向一線執法科室賦予水、大氣、噪聲等環境要素監管職能,構建扁平化管理體系。編制環境違法案件辦理流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流程等一系列規范指引,實施生態環境執法觀察期制度,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專案查辦及集體審議等制度,以嚴密的制度規范執法行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梳理編制涵蓋醫療機構、汽車維修等13類重點行業執法工作指引,為執法人員提供清晰行動指南。
科技賦能,開啟執法“智慧篇章”
積極探索“科技+執法”新模式,通過無人機巡查、走航車、在線監控等技術手段,實現“不跨企業門,不擾生產線”的精準化監管。運用搭載熱紅外成像技術的無人機穿透視線障礙能力進行高空巡查,2025年以來開展巡查50余次,覆蓋70余個建筑工地、6個餐飲集中區域和15個交通路段,共發現環境違法線索問題18個并落實整改。通過高空瞭望系統實現24小時智能監控,及時發現并處置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工地揚塵、露天焚燒等問題10起。運用非現場執法監管平臺,采取“非現場執法+運維監管”模式,對餐飲油煙、揚塵、施工機械和固定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等進行實時監控,累計推動724家大中型餐飲場所安裝油煙在線監控系統,不斷提升執法效能。2025年以來開展機動車尾氣路檢路查1142輛次、遙感監測12.4萬余輛次。
審核把關,鍛造案件“質量鐵閘”
認真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及執法大練兵案卷評查細則,從文書內容與格式“雙維度”開展細致審核。建立健全法制審核機制,調查科室嚴格開展內部審核,把好案件出口關;法制科室嚴格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確保審核工作嚴謹規范。涉及行政相對人權益的執法文書,嚴格執行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主要領導三級審批制度。重大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經法制科室會同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充分研討后,提交集體審議會議決定,2022年以來實現案件“零敗議、零敗訴”。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案卷評分居全市各分局前列。
▲集體審議
柔性執法,彰顯執法“法治溫度”
通過適用執法觀察期制度、公開道歉承諾從輕制度、承諾守法制度以及采取告知、提醒、勸導等柔性執法方式,積極適用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或減輕處罰條款,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依法作出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的處理,給予企業改正的機會和適度的容錯空間,減少對環境信譽良好和偶犯初犯企業負面影響。2024年以來,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83宗、從輕減輕行政處罰決定5宗,免罰、少罰金額736.1萬元。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天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