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10:34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2025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二十周年。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助力“綠色全運”,近日南沙區和天河區聚焦六五環境日主題“美麗中國我先行”,聯合舉辦“共建美麗廣州,共襄綠色全運”活動,生動展現了兩區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顯著成效以及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的實踐成果,倡導并推動全民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積極投身美麗廣州建設,共同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
本次活動由市生態環境局指導,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天河分局聯合主辦,聯動南沙、天河兩區有關部門、高校、企業及行業協會等多方力量協同開展,充分彰顯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生態環境多元共治新格局。
綠色全運引領新風尚
——創新聯動,共倡“生態+運動”新理念
今年恰逢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粵港澳三地舉辦,南沙區和天河區作為全運賽事承辦地,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打造美麗全運實施方案》為綱領,圍繞賽事環境保障靶向攻堅、精準施策,統籌做好減污降碳等各項工作,著力營造“藍天碧水凈土靜音”的賽事環境,全力協助辦好“綠色全運”。本次兩區聯辦的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更是以踐行“綠色全運”理念為紐帶,整合雙方資源優勢,設計“生態成果展示+公眾教育+低碳實踐”于一體的互動場景,開展“生態健步走”等全民運動、環保知識問答與科普“攤位打卡”相結合的系列活動,串聯起了生態環境保護與全民健康運動相融合的新風尚。
南沙分會場活動啟動儀式于6月5日在南沙新區規劃展覽館中庭舉行。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天河分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會場活動,南沙分局相關負責人發表致辭并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本次聯辦活動對助力美麗廣州建設、打造“綠色全運”的意義。南沙、天河兩區志愿者代表共同宣讀“綠色全運”倡議書,呼吁市民積極參與生態環保行動,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發布“美麗南沙我代言”短視頻及海報征集活動,并啟動“綠色全運,美麗同行”全民趣味運動會。
圖1:南沙啟動儀式合影
健步丈量山水花城
——生態挑戰賽,打卡環保新體驗
參加南沙會場“生態健步走3km”挑戰賽的市民們從南沙區規劃展覽館出發,沿著鳳起湖碧道環湖一周。鳳起湖是南沙區生態成果展示的標志性窗口,由原來的廢棄采石坑得到有效治理后,蝶變為顯著改善水環境和城市景觀的生態調蓄湖,已成為南沙的濱水休閑帶和具備南沙特色的山水連通工程,入選廣州市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參賽者“健步走”途中設置有攤位打卡任務挑戰,比如“生態觀察”,參賽者們觀察和記錄沿途的自然現象和動植物,增強對身邊環境的關注和了解;“生態點贊”,通過拍照打卡等方式,分享活動體驗和環保理念,帶動更多身邊人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挑戰”,完成“生態+運動”答題挑戰,增進對“綠色全運”的了解。市民用腳步丈量美麗廣州“美麗山水花城”生態畫卷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現場豐富的環保游戲和宣傳攤位,有力地傳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環保志愿服務隊在現場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保障市民舒心享受優質生態環境,用心感受環境治理及生態文明建設成效。
圖2:南沙生態健步走鳴槍出發
活動過程中低碳科普體驗、“無廢”手工創作攤位頗受歡迎,受邀合作企業、機構展示低碳生活、低碳飲食等場景產品,同時介紹“無廢全運”理念在場館設置、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應用;市民通過利用廢舊紙張、塑料瓶、易拉罐等循環回收材料,現場創作手工藝品、環保手工布貼畫等作品。
圖3:低碳科普體驗剪影
越來越多市民擁抱、踐行低碳、“無廢”理念的現實場景,呼應著南沙區高度重視并持續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的成效。2024年,南沙區加快探索“無廢城市”建設新模式,推進危廢處置基地建設,完善各類固廢管理制度,目前區內11家建筑廢棄物循環利用企業年處置能力達1172.5萬立方米;廣泛開展“無廢南沙”等主題活動普及“無廢理念”,鞏固提升公眾生態意識;鼓勵樹立更多綠色發展標桿,將政策升級為“雙倍增15條”,推動沙伯基礎創新塑料等企業實現100%綠電使用,廣州櫻泰等企業采取自行減量和末端利用措施,帶動更多綠色產業新增量。
碧水揚帆綠動南沙
——皮劃艇競逐蕉門河,共享全運新場景
6月5日,南沙會場舉辦皮劃艇生態競技活動,20組選手沿蕉門河碧道完成環保知識問答、指定場景打卡等任務的同時,沉浸式感受南沙“水城共融”的生態魅力。活動現場,波光粼粼的河道與選手競速的身影相映成趣,生動詮釋著南沙“綠色全運”理念的創新實踐與水生態保護成果的深度融合。近年來,南沙以優越的生態資源稟賦為基底,持續培育“賽事經濟+生態文旅”的新業態,加快賦能灣區協同發展與體育產業升級。特別是以助力“綠色全運”為契機,積極搭建“運動+生態”場景,打造“以賽促聯、以景聚人”的價值轉化平臺。今年1月,粵港澳迎全運健康跑活動在南沙水舞廣場啟動,路線環繞靈山島尖,串聯明珠灣等生態地標與城市景觀,吸引了約500名粵港澳三地青年參與。
“生態價值—體育經濟—城市活力”價值鏈條轉化的底氣,得益于南沙持續向好的水生態環境。2024年,南沙區蕉門斷面、洪奇瀝斷面、官坦斷面和虎門大橋斷面4個國考斷面及亭角大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均達到100%,沙灣水道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100%,國考海洋斷面點位無機氮濃度較2023年降低21.4%,首次達到省年度考核要求。
近期,廣州市公布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評選結果,南沙區的上橫瀝、鳳起湖、鳧洲水道、濠涌-東涌湖等4個案例成功入選,入選數量位居本批次各區之首。2025年,南沙將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到今年底完成不少于17個市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的創建目標,充分展現河湖綜合治理成效與可持續發展潛力。
圖4:南沙皮劃艇活動剪影
開放合作共護家園
——南北合璧,全民共繪綠美新畫卷
本次活動吸引兩區有關單位代表、市民、高校學生、志愿者等逾400人參與,全面展示兩區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有助于培育和弘揚生態文化,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兩區聯動既是對“美麗中國我先行”主題與“綠色全運”理念的積極響應,也是生態治理成果經驗的集中展示與交流,為廣州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提供鮮活的合作范例。
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關鍵在于跨區域協同與全社會參與。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兩區聯合舉辦活動是以六五環境日為契機,旨在搭建兩區生態交流合作橋梁,共享水環境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技術經驗,聯動開展“美麗廣州”系列宣傳活動,助力共建“南北呼應、協同共治”的綠美廣州生態環境保護格局。
未來,南沙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稟賦,攜手各地深化區域生態合作,共同探索建設美麗廣州城市樣板實踐路徑,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建設美麗灣區示范、共建國際一流綠色灣區貢獻更大力量。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