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2 17:25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近日漫步荔枝灣涌,明媚陽光下“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西關風景再現眼前,甜蜜喜人,美不勝收,然而,這碩果累累的一幕,得來卻并不簡單!
一、明涌變暗渠,美景曾失色。荔枝灣涌位于廣州市荔灣區西關一帶,是西關片區濕地和水系的總稱,集雨面積約3.85平方公里,明涌段長約2.7公里,因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優美,曾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起,隨著人口快速增長,工業迅猛發展,荔枝灣涌河道部分被填埋占用,部分被掩蓋成為暗渠,水質也遭受污染。“黃梅時節,紅荔枝頭”的“嶺南第一景”從此埋進地下,“荔灣晚唱”也戛然而止。
二、系統治理,復涌換新顏。為重現荔枝灣涌美景,荔灣區委區政府狠下決心,以歷史記憶和生活溫度為切入點,利用荔枝灣涌開門見河的天然優勢,積極破解中心城區水務工程施工難、交通疏導難、管線遷改難等重大難題,系統推進荔枝灣涌揭蓋復涌、岸線整治、清污分流、污水系統升級改造、防洪排澇體系完善、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等綜合性整治工程。同時,踐行“開門治水、全民參與”理念,引導民間河長、市民群眾深入參與河涌治理工作,構建完善“黨建引領、河長牽頭、科學治理、各方參與、齊抓共管”的治水格局,終于實現了荔枝灣涌暗涵揭蓋復涌,水質穩定達到Ⅳ類水標準,成為水利綜合整治典范。2024年,荔枝灣涌入選為廣州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三、美麗宜居,實現還水于民。為充分展現荔枝灣的人文美和景致美,荔灣區大力實施荔枝灣涌濱水環境整治工程,通過空間優化、駁岸修補、功能照明、綠化美化、文化標識等微改造,讓市民感受荔枝灣的全新魅力。最令人欣慰的是,荔枝灣涌一帶現有約145株荔枝樹,部分是之前已在此處生長,部分是荔枝灣涌揭蓋復涌后移植栽種,近日蔥蔥綠綠的枝頭掛滿了荔枝。市民劉先生激動地表示,在他年輕時荔枝灣兩岸確實種滿了很多荔枝樹,如今已在老荔灣居住了四代人,見證了荔枝灣涌從最原始的河涌到變成臭水溝,再到揭蓋復涌蛻變成今天荔枝掛滿枝頭的綠色生態景象,所有童年回憶都喚起來了,原汁原味的回歸了充滿西關詩情畫意的亮麗風景。如今,荔枝灣涌再現“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這一動人景象,不僅是廣州秉持“繡花精神”,持續不斷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的優秀范例,也是荔灣區治水成果的生動展現。
荔枝灣涌荔枝紅景色圖(圖片來源:荔灣區融媒體中心)
漫步荔枝灣涌,覽水平如鏡的城市倒影,眺一灣清流蜿蜒穿街過巷,欣賞著“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西關風景,不斷感受你我的美麗荔灣!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荔灣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