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17:53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為積極響應全國生態日號召,緊扣十五運“綠色全運”主題,以“我為全運降點碳”為核心,8月15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荔灣分局會同南源街道在轄區內分區分組開展一場形式新穎、貼近生活的生態環保主題宣傳活動。活動通過“瓶空再造”“代際共學”“低碳尋寶”三大特色板塊,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融入居民日常實踐,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一、“瓶”空再造,零廢未來
活動前期,由街道向社區居民發起“塑料瓶回收召集令”,提前一周收集PET、PP材質的廢棄塑料瓶。活動當天,塑料瓶創意再生環保行動及成果展區受到親子家庭的追捧。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活動參與者一起開動腦筋,將喝完即棄的塑料瓶改造成筆筒、多肉花盆、燈籠、小夜燈、微景觀、玩具等兼具美觀與實用價值的文創品。這些原本要被丟棄的“垃圾”,經過巧手加工后煥發新生,不僅傳遞“減量-再用-再生”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更讓參與者直觀感受到“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圖:“瓶”空再造活動
圖:“瓶”空再造部分成果
二、綠色全運,代際共學
活動邀請熱心環保的社區銀發志愿者組成“生態講師團”,現場分享河涌保護、寧靜小區巡護等實用環保知識,傳遞老一輩的生態智慧。與此同時,青少年化身“小老師”,手把手教爺爺奶奶使用智能手機APP監測水質、記錄噪音數據,形成別開生面的“環保祖孫檔”。通過代際互動,不僅激活老年群體的生態環境保護潛力,更搭建起家庭-大樓-小區-社區四級環保行動模板,讓環保知識從“一次活動”延伸為“持續運轉的社區生態鏈”,真正實現“教會一人、帶動一家、影響一片”。
圖:“代際共學”行動
三、低碳出行,生態尋寶
活動同步推出“低碳尋寶”集章活動。在駟馬涌黨群驛站集章點,工作人員為活動參與者發放定制集章卡,并現場指導社區居民、親子家庭注冊“碳普惠”小程序,通過平臺記錄日常“碳足跡”,學習碳減排知識與激勵機制。參與者通過步行、騎行等低碳方式積累“碳幣”,在游玩中直觀感受個人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激發主動參與綠色出行的熱情。
圖:“低碳尋寶”行動
以此次全國生態日為契機,助力“綠色全運”,通過“可動手、可互動、可傳播”的多元形式,讓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從口號轉化為行動,從活動延伸為日常。接下來,荔灣區及各街道將持續深化“綠色全運”主題實踐,推動形成全民參與、代際共融、數字賦能的生態保護新格局,為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家園貢獻基層力量。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荔灣分局、荔灣區南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