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0:16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在第三個國際零廢物日即將到來之際,為深化“無廢城市”建設理念,助力綠色灣區發展,3月21日,“無廢全運,綠動灣區”——南沙區2025年國際零廢物日志愿服務活動在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小學舉行。該活動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聯合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小學共同舉辦,中環宇恩(廣東)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由廣州市海洋雙碳研究會、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工作組支持。該校二年級學生共計300余人參加。
活動結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會和殘特奧會”)綠色辦賽理念,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引導師生爭當“無廢全運”的踐行者。
趣味課堂點亮環保初心,中華白海豚傳遞生態愿景
活動通過《塑料瓶歷險記》科普視頻,帶領300余名二年級學生跟隨廢棄塑料瓶的“旅程”,直觀感受海洋塑料污染對海洋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在《我的垃圾去哪了?》繪本閱讀環節,講師從日常生活場景出發,解析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展示回收PET塑料制成的生活用品,生動詮釋了“變廢為寶”的無限可能。
活動介紹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以中華白海豚為原型設計,寓意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團圓和美,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講師特別結合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原型的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現狀,呼吁學生減少塑料使用,踐行低碳生活,為海洋生物筑起安全屏障。
來自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小學二年級(1)班的陳同學說,經過生動有趣的課堂學習,自己再次認識到,原來小小的塑料瓶也可以成為那么多美麗又環保的藝術品,更可以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未來自己要踐行低碳生活,以實際行動守護生態環境,讓灣區天更藍、水更清。
“無廢全運”齊行動
“十四五”期間,廣州市在社會生活各領域采取有效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社會生活單位踐行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行動。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契機下,南沙以廣州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為統領,加大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宣傳力度,引導全民參與,塑造和展示生態優美、賽事綠美、協作和美、生活康美的廣州賽區美好形象,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人人行動的美麗全運氛圍。
此次活動不僅為學校師生播下環保的種子,更為打造“無廢全運”凝聚廣泛共識。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小學通過系統化環保課程與實踐,讓同學們培養綠色環保的生活習慣。經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將以實際行動參與到“美麗全運”的建設中。
圖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南沙小學垃圾回收利用作品展示
“此次活動只是南沙大力推進‘美麗全運’的一個縮影,通過這些志愿服務活動,我們將持續深化‘無廢全運’行動,廣泛動員本地市民參與,號召市民投身無廢全運建設,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南沙分局 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