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
錢瑞霞
?
? 2006年10月11日13:29??
??
?
????? 資源型城市的發展主要面臨兩方面問題:一是經濟發展多以傳統產業為支柱,產業結構單一、鏈條較短,產品科技含量相對較低。隨著資源的減少,這些產業會逐漸萎縮。二是制約發展的因素凸顯,主要表現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突出、傳統體制和觀念的束縛較重等。
資源型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粗放型增長方式有關。在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為特征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下,人們更注重的是投資數量和GDP產出,而容易忽略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這不僅直接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而且導致相關制度建設明顯滯后。實踐證明,粗放型增長難以為繼。資源型城市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本著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效益相兼顧的原則,努力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
確立保護環境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的理念。資源型城市發揮比較優勢求發展,必然要在資源上做文章。但開采、加工、利用資源的過程,也是廢棄物和污染產生的過程。只有保護好環境,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就要求確立保護環境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的理念,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加快發展循環經濟,促進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為此,應不斷完善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降耗的政策措施、體制機制、考核辦法等,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立足可持續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這是資源型城市謀求發展的基本路徑。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資源型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性。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再造自己的優勢產業。為此,應立足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開發新產品、延長產業鏈,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鞏固傳統產業的同時,根據當地特點,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社區服務業以及旅游業等第三產業,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比如,有旅游資源的地區,可以通過發展生態旅游,促使文化、旅游、商貿有機銜接,帶動生態農林牧業、生態工業的發展,為資源枯竭后的轉型做好準備。?
?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