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免费影院,九九热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精品污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精品电影院,成人免费在线观看av,婷婷综合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v,av观看一区二区
公眾號
“廣州生態環境”
微信訂閱號
微博
“廣州生態環境”
官方微博
粵商通
“廣州生態環境”
粵商通
機器人
美麗廣州
看系列
美麗廣州
說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廣州年鑒2005 ——環境保護
【 字體:

 

廣州年鑒2005

類  目:環境保護

分  目:綜述

概況

 

    2004年,廣州市在資源能源消耗量持續增加、環境容量面臨極大壓力的情況下,全面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力度,努力解決影響群眾生活的環境問題,環保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創模”工作準備就緒。是年,廣州市委、市政府把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工作作為建設“兩個適宜”城市的重要途徑,印發《廣州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規劃綱要》及《工作總體方案》,高標準開展“創模”工作。5月,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動員大會,全面啟動“三創”工作。對照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的3個基本條件、24項指標,廣州大部分已達標或基本達標,但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考核方面,二氧化硫未達標,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不高。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強了“創模”的基礎性建設,重點控制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為“創模”目標的實現打下較堅實的基礎。

    區域治理穩步推進。重點推進水環境功能區劃和大氣環境功能區劃調整工作,實現環境功能合理分區。環保及有關部門對西部、南部、東部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的工業、飲食業、禽畜養殖業進行大規模整頓,8家違法排污企業被責令限期整改,12家嚴重超標排放的老污染企業停產。白云區立案查處3個大型禽畜交易市場,花都區對20家污染企業強制停產。全市劃定禽畜養殖業禁養區和限養區,消除禽畜養殖場的水污染隱患,確保市民飲水安全。各區結合落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將區域治理提高到一個新高度。荔灣區編制完成《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規劃》。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ISO 14000體系國家環境示范區。

    環境監察力度加大。市環保局等8個部門聯合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和清查放射源讓百姓放心”的環保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重點開展群眾反映強烈的飲食業、地下洗染業和噪聲污染清理整治行動。市政府頒布了《關于防治飲食服務業污染擾民的通告》,各區、縣級市環保部門與有關部門切實推進飲食業油煙污染整治工作。

    環境科研開拓發展。市環保科研所積極開拓各項業務和科研工作,擴大服務的區域范圍。環境影響評價取得國家危險廢物和醫療垃圾環評資質,環境工程獲一級施工證,規范“窗口單位”業務網點建設。環評領域的優勢進一步加強,環保治理業務與技術研發穩步提高,咨詢服務也有較大發展。

    環境宣傳教育取得新成績。全市開展多層次的環保宣傳教育工作,創建一批新的“綠色社區”、“綠色學校”。12月12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唐孝炎作“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題報告,提高了各級領導干部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能力。

    廣州的環境保護工作力度雖不斷加強,但資源與環境的壓力仍然很大,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社會上重經濟輕環保的思想和做法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能力和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廣州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

  

項目

單位

2003年

2004年

變化幅度

評價

%)

標準

二氧化硫

毫克/立方米

0.059

0.077

30.51

0.06

二氧化氮

毫克/立方米

0.072

0.073

1.39

0.08

可吸入顆粒物

毫克/立方米

0.099

0.099

0

0.10

總懸浮顆粒物

毫克/立方米

0.178

-

-

0.20

降塵

/平方公里·月

6.11

6.18

1.15

8.0

一氧化碳

毫克/立方米

1.84

1.77

-3.80

4.00

注:評價標準為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年

均值標準,其中一氧化碳為日均值,降塵量為廣州地區暫行標準。

 

珠江廣州河段水質狀況

  

 

 

 

 

單位:毫克/升

項 目

2003年

2004年

變化幅度(%)

評價標準

溶解氧

3.80

3.70

-2.63

5.0

氨氮

2.80

3.25

16.07

1.0

高錳酸鹽

4.58

4.86

6.11

6.0

生化需氧量

6.03

7.50

24.38

4.0

石油類

0.052

0.047

-9.62

0.05

總磷

0.20

0.17

-15.00

0.20

注:評價標準為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

標準。

 

 

 

 

 

廣州市區域環境噪聲及道路交通噪聲狀況

  

 

 

 

單位:分貝

項 目

2003年

2004年

變化幅度

%)

區域環境噪聲

54.5

55.0

0.92

道路交通噪聲

68.6

69.3

1.02

 

城市生態建設

    2004年,廣州市積極開展區域環保活動和生態保護工作,大力推進環境保護重點工程建設。在實施“碧水工程”中,基本完成西朗、瀝滘(首期)、大坦沙(三期)、獵德(二期)污水處理廠建設,鋪設四大污水處理系統配套管網236公里,建成污水泵站18座。積極推進河涌截污整治和景觀恢復工程,對29條重點河涌進行整治修復。整治珠江堤岸3.2公里、流溪河堤岸68.3公里。

    是年繼續實施“青山綠地”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三縱四橫”的楔形生態林廊道。到年底,完成老城區“拆危復綠”項目121個、建成區綠化建設項目53個、采石場整治復綠項目103個(復綠面積623公頃)。建成區新增綠地面積900多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9.88%。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1.4%,自然保護區覆蓋率10.01%。天河區把龍眼洞森林公園林分改造作為該區第一個生態公益林地改造試點工程,經強化管護,鄉土樹幼林長勢良好,初步呈現嶺南闊葉林景觀。番禺區將南沙十八涌以南約200公頃的濕地建成濕地自然保護區,大片紅樹林生長茂盛,成為“亞洲重要鳥區”。南沙采石場推廣應用“裸露巖山壁塊快速綠化方法”,在石壁上構筑種植槽板,填土種植,以香根草為先鋒植物,與適合當地條件的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搭配,形成多層配置的自然生態體系。

環保產業

    2004年,廣州市環保相關企業有228家,從業人員4萬余人,年總產值63.5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1.83%,占全省環保相關產業產值的18.37%。

    這一年,開發一批環保適用新產品新技術,有10項環保工程被評為“廣州市環保優良樣板工程”,7家企業16個系列的環保產品取得《廣州市環保產品質量認可證書》。BOT污水處理、煙氣脫硫、機動車能量幻化器、飲食油煙治理裝置等受到廣大用戶好評。一批廠家獲得國家乙級《環境污染防治工程專項設計資質證書》。廣州市中綠環保公司和茵綠環境科技發展公司分別被評為“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先進單位”,大坦沙污水處理廠被評為“環保設施運行管理先進單位”,新靜界消音材料公司和廣州市黃埔南方供水環保工程公司等4家環保企業獲“環保新技術新產品開發獎”。(張惠忠)

 

分  目:環境綜合整治

概況

    2004年,廣州市實施一系列環保工程,抓好“治山”、“治小區”工作,切實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通過貫徹執行《廣州市2003年珠江綜合整治工作計劃》和《廣州市2003年~2005年二氧化硫控制計劃》,將工業排污大戶、飲用水源地污染企業和機動車污染作為污染控制的重中之重,嚴格查處、整改違法超標排污企業。

    這一年,全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新(擴)建污水處理廠4個;污泥處理廠實現試生產運營,對污水處理廠污泥進行集中處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興豐垃圾填埋場三區投入使用,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在年底進行調試。固體廢棄物處置重點工程——“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環境影響評價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審批,完成世界銀行貸款協議簽署和代建招標工作。

大氣污染防治

    2004年,在廣州大氣污染物中,機動車尾氣占22%,工業污染源占20.4%,建筑工地揚塵污染占19.2%。為此,廣州市著重從這三方面進行大氣污染防治。

    加強機動車污染查處力度。市環保局、公安局聯合制定超標排放車輛監督管理措施,并鼓勵市民舉報冒黑煙車輛,參與監督機動車排氣污染。加快汽車清潔能源推廣步伐。至年底,有2111輛公交車和5068輛出租車使用清潔能源。加強機動車道路抽檢和用車大戶環保檢測,全年路檢汽車3.7萬輛,檢測用車大戶汽車1.5萬輛,合格率分別為75.9%和95.6%。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機關率先垂范,對794輛公務車進行核標和整治,帶動全社會自覺參與機動車達標排放行動。

    清理整頓違法排污企業。對157家排污企業分別處以依法取締、停業、關閉或限期整改等處理,對違反環保法規的22家企業進行掛牌督辦和重點監控。同時,組織工業企業進行脫硫處理。在全市56家重點脫硫工業企業中有25家共60臺爐具安裝了脫硫設施,總投資3.94億元,年脫硫能力達3.1萬噸。被列入掛牌督辦項目的珠江電廠、廣州造紙廠熱電廠、廣州發電廠、黃埔發電廠和員村電廠等5家電廠的脫硫工程,均按廣東省的要求提前完成。

    為控制工地和道路揚塵,減少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全市1200多處建筑工地、市政工地采取多種措施控制揚塵污染。建筑施工現場全部實行圍擋作業,對道路及兩側裸露地面實施硬化、綠化和美化,控制揚塵;易撒塵的運輸車輛全部進行遮蓋,封閉運輸。

水污染治理

    2004年,廣州市進一步完善四大污水分區處理系統的建設,并逐步完善相配套的截污管網建設。至年底,老八區的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145.3萬噸/日,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0%。同時,籌劃建設白云區北部及金沙洲新區、黃埔區大沙地等污水處理系統,力爭在下一年把城區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提高到75%以上。

    全市每天有112萬噸的污水直接排入200多條河涌,并最終流入珠江。繼上年完成16條河涌截污工程后,是年開展沙基涌、馬涌、赤崗涌的河涌清淤工程。這三項工程的大部分已在年底完成。

     
廣州市大坦沙污水處理廠外景


         

(陳仲君 攝)

 

推行清潔生產

    2004年,廣州市繼續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上控制污染,引導工業企業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清潔工藝,提高資源、能源的轉化率,杜絕使用有毒、有害原料,在生產各個環節少排或不排廢水和廢物,污水處理與廢氣處理經改進工藝,并實行綜合利用,完全做到達標排放,成為全國第一家無廢渣廢料、無環境污染的啤酒生產廠家。7月,申報的31個品種全部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鑒定,被正式認定為綠色食品。

    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環保總局頒布《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廣東省環保局、省經貿委和省科技廳確定全省首批33家強制清潔生產企業并向社會公布。廣州地區有廣州造紙有限公司、花都新華凈水廠、廣州威達高實業有限公司A廠、番禺蓮花山電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被納入強制審計之列。至年底,這9家企業基本完成清潔生產審計。通過對原料、產品的全過程審核,大幅減少污染排放,避免資源、能源浪費。

    天河區結合工業企業鞏固達標和節水改造,以企業自籌資金為主、財政適當補助的方式,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至年底,有7家企業實行循環用水,6家企業申請區級“綠色企業”,13家企業按廣東省清潔生產要求進行整改。

污染型企業治理

    2004年,廣州市內仍有40家左右的工業企業分布在居民區,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有關部門正考慮將這些企業分批遷往郊外,并引導企業在搬遷前認真搞好污染防治。

    廣州造紙集團公司通過廢水生化處理和脫硫兩項環保工程,改善環境質量。同時,全面開展節能降耗工作,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并實現全面穩定達標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濃度達到每立方米700~900毫克,優于地方每立方米1300毫克的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濃度下降30%~50%。

    廣州水泥廠粉塵污染曾長期殃及附近30萬名居民。是年11月設在花都區的新廠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珠江兩岸整治

    近年來,廣州市政府對珠江兩岸進行持續整治,整治工程突出觀賞性和親水性,力求做到人與自然的結合,使之成為一道獨具廣州特色的亮麗風景。2004年,高標準建設兩岸濱水地區的基礎設施,維護好體現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筑,把歷史建筑的修復與沿岸景觀工程整治結合起來統籌考慮。至年底,共建立水源保護區段18個,建成綠化景觀帶26公里。12月27日,在全國建設工作會議上,“廣州市珠江濱水地區環境治理”獲2004年度“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新建項目環保審理

    2004年,廣州市環保部門嚴格新、擴、改建項目審批,完善分級審批制度,創新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機制。全年審批建設項目4190個,其中新建項目污染治理總投入23.35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1.9%。年內,對1998~2002年間1.5萬個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情況進行清查,對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執行情況及生態保護情況進行專項清理整頓,停建項目2個,暫停和限期整改15個,取消立項8個。

    開展南沙地區環境本底、濕地生態等環保調查,南沙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獲批準。南部快速線、豐田發動機、豐田整車、JFE熱鍍鋅板等一批骨干項目通過國家和省的環保審批,落戶南沙;項目審理切實支持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的大型建設項目落戶廣州。完成新白云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地鐵二、四、五號線,大學城等重點城市建設項目和廣州本田擴產、東風乘用車擴建改造項目等重點工業建設骨干項目的環保審批工作。

    采取多種新措施提高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水平。市環保局重點抓好環評和大項目環評,推進生產力合理布局和經濟結構調整;對重大項目和環境敏感項目通過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公眾意見;為企業發展提供環保咨詢,開通環保網上申報審批系統,全年為2737個建設項目提供咨詢意見。天河區結合項目審理,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產。芳村區推行行業管理,為企業污染控制出謀劃策。越秀區對重大、敏感項目實行集體審批。海珠區實施建設項目竣工環保聯合驗收制度,增強審批透明度。(張惠忠)

 

分  目:環境執法監測

概況

    2004年,廣州市環境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這一年,《廣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規定》經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對《廣州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規定》進行修訂,《2004~2005年廣州市機動車增長對環境的壓力及污染防治對策》編制完成。與此同時,監察執法力度加大,成績顯著。1~10月,市環境監察支隊出動5223人次,對2668家次排污單位進行現場監察執法,發現環境違法行為109宗,比上年同期增長3.04倍。其中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規20宗;違反水污染、大氣污染防治法,擅自停用或不正常使用治理設施10宗;其他違反環境保護法規79宗(超標排放二氧化硫29宗)。實現執法巡查制度化,對超標排放二氧化硫的企業及時進行立案查處。

    積極做好環境信訪工作,全年受理群眾投訴1.87萬件,其中大氣和噪聲污染仍是投訴的熱點,尤其是大氣污染問題,占57.5%。認真辦理人大、政協的議案、提案,全年接辦市人大、政協環保建議、提案155件,辦結率100%。

聯合監督執法

    2004年,廣州市環境監察支隊組織開展多次大規模的聯合監督執法檢查。會同固廢中心、監測中心站、宣教中心開展污染事故隱患檢查和預防“非典”的環保監督檢查工作;配合廣州“申亞”,與有關區和縣級市協作,開展環境污染監控工作,查處一批“冒黑煙”單位;圍繞全市“創衛”工作,組織開展企業環保治理設施大檢查,加大對掛牌督辦企業的現場監管頻次;聯合衛生、林業、工商、城管、農業等部門,開展家禽交易批發市場執法大檢查;參加全省“整治違法排污企業環保專項行動”,查出番禺大崗鎮祈美燃料有限公司瀝青項目和花都區、白云區等地小企業違法排污問題,予以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天河區環保局多次會同街道、村、社對轄區150多家工業企業進行突擊檢查。

    繼續開展“整治公交車冒煙”專項執法檢查,并拓展到對貨運站場、用車大戶的柴油車尾氣排放的檢測。全年檢測公交車1076輛,其中超標97輛,超標率9.01%。對超標車輛所在公司發出行政處罰決定書42份。

環境監督管理

    2004年,廣州市環保部門制訂《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方案》,處理環境污染事件快速反應機制進一步完善。全年妥善處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6宗,出動3.78萬人次,現場監察執法1.2萬多次,對2191宗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和調查取證,行政處罰818家單位。拘留屢教不改的白云區某鑄造廠業主,在社會上產生較大的警示作用。

    這一年,重點督促3400多家飲食業戶進行油煙治理。開展白云山風景區飲食服務業專項檢查,處理超標排污20家單位。荔灣、天河、越秀、東山等區重點整治飲食業油煙,建立各部門齊抓共管機制;從化市開展飲食業環保前置管理,加強源頭控制。通過整治,全市飲食業污染擾民投訴由整治前月均722宗下降為419宗,下降41.97%。

    全面開展地下洗染業查處行動。海珠區環保、監察、法院、工商等部門聯合執法,大力查處地下漂染企業。花都區對巴江河流域的40家漂染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對6家印染廠作出搬遷決定。

    環保、公安、衛生等部門對全市190家放射源使用單位的1546個放射源進行清查。環保、公安、交通、建設、城管和教育等部門對高考考場周邊的噪聲源進行嚴密監控。

    嚴查違反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法規的違法行為。4~5月,對1998~2002年間市管企業違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的情況進行全面清理,查處企業529家。

環境科研

    2004年,廣州市環保系統科研部門進一步開拓各項科研業務。市環保科學研究所積極為政府和企業重大建設項目提供環保服務,為環境決策和環境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環境管理決策技術支持力度增大。為環保局草擬多項有關規劃、政策等方面的意見征求稿,完成“廣州市水環境功能區劃修訂”項目及《廣州市經濟發展與資源保護基本情況》、《加強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做法》等文件的起草。同時為廣州城區機動車污染現狀和控制措施研究項目等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此外,中挪合作的《中國酸沉降綜合觀測研究——廣州站》按進度要求順利開展。

    環境影響評價領域優勢進一步加強。完成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四大污水分區管網完善系統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環境影響報告書》等的編制工作;完成送廣東省環保局審批的20多項環評項目,以及廣西、茂名、云浮、梅州的60多項報告書和報告表的編制;完成送國家環保總局審批的《汕頭保稅區區域環評大綱》評審等。

    環保治理業務和技術研發穩步提高。完成李坑生活垃圾綜合處理項目環評、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復審、南沙開發區固體廢棄物處置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和廢干電池無害化資源化技術研究課題驗收工作等。

    咨詢業務有較大發展。以ISO評估中心為主體,在清潔生產和ISO14000體系兩方面加大業務能力建設,先后開展珠海明源機電公司、廣州市第二建筑公司等多家企業的ISO14001體系的建立,為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獵德污水處理廠、華南輪胎橡膠有限公司、石井水泥廠等提供清潔生產審核技術咨詢。

    這一年,市環保科研所取得國家危險廢棄物和醫療垃圾環評資質,申請了一級施工證,取得民用建筑工程土壤氡監測擴項資質;新增認證咨詢師5名,高級認證咨詢師、注冊審核員、清潔生產審計師和環境標志實習審核員各兩名。

環境監測

    2004年,廣州市重點開展空氣污染指數、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等5項環境質量指標的相關監測工作,進一步提高廣州地區污染源的科學監督管理水平。市環境監測中心通過實驗室國家認可擴項評審,400個分析項目的檢測能力得到確認。海珠區環境監測站獲“廣東省環境監測優質實驗室”稱號。

    市環境監測中心配合廣州“創模”和國家“十五”環境保護規劃開展環境監測。繼續開展珠江電廠等31家重點工業企業燃料含硫量月度監測;對已安裝并正常運轉的15套氣在線監測儀器進行比對監測和復查監測,出具煙塵監測結果300個和煙氣監測結果1020個;對48套水在線監測儀出具標準樣品監測結果150個和廢水樣品監測結果1876個。對“創模”工作中的環境質量狀況及時作出反映或調整。同時,繼續開展《廣州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研究和《廣州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水污染控制對策研究》等專項工作。

    通過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和儀器設備,完成全年度的地表水環境、空氣環境、聲環境、水生生物等方面的環境質量常規監測任務。全年提供監測數據80多萬個;完成年度各區、縣級市污染源復查抽測和新創建“一控一達區”污染源抽測工作;配合開展飲用水源和重點河段污染整治執法檢查及西部水源水質污染調查監測工作;繼續推進機動車排氣污染道路抽檢、復檢,全市13個路檢點抽檢機動車39317輛次,老八區27個機動車年審檢測站檢測機動車396528輛,7個復檢點受理復檢機動車5690輛。

    繼續完善空氣、水體、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完成多項大型監測項目,如國家級項目廣州地鐵二號線首期工程驗收監測、廣州地鐵三號線施工期間環境現狀監測、廣州萬寶集團公司萬寶冰箱環保技改工程驗收項目等;適時對新白云國際機場正式營運前夕周邊環境質量進行監測,為將來對機場污染狀況進行評價提供基礎數據;做好各類委托監測工作,承接各類監測業務1200多廠次;開拓毒害有機物、室內環境、機動車車廂環境、電磁輻射、低頻噪聲等監測項目。完成神山水廠水質污染應急監測、麓湖水質污染檢查監測、金珠江化學有限公司五分廠發生化學瓶爆炸事故應急監測、東南滅鼠除蟲公司倉庫化學品泄漏應急監測。

    拓展環境質量綜合分析領域,將402家工廠企業納入環境統計。每季度重點對廣州市梅山發電廠等9家省級廢氣重點污染源企業做好煙塵、廢氣監測,以及對廣州造紙有限公司等17家省級廢水重點污染源企業做好排水水質監測。全年提交綜合分析報告(數據報表)80余份,完成《影響飲用水源、國控斷面周邊主要污染源報告》、《2004年1月以來廣州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上升情況的報告》、《珠江廣州河段水質超標報告》、《珠江前航道魚苗放養水質狀況分析》等報告。(張惠忠)

 

分  目:環境宣傳教育

概況

    2004年,廣州市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運用各種宣傳陣地和影視等先進手段,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學校”和各類培訓教育活動蓬勃開展,公眾環境意識不斷提高。是年,廣州環保宣傳教育中心制作的電視節目獲得全國“環境保護電視節目大獎賽”優秀節目獎。

    由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辦、中國科協主辦的《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篇》展覽在廣州舉辦。圍繞廣州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目標任務,舉辦“廣州是我家,共創靠大家”和“貫徹實施國家第二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等大型咨詢活動;以“參與創模、支持申亞”為主題組織首屆環境文化周系列活動。市環保局和宣教中心攝制電視專題片《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啟示錄》,借鑒各地成功經驗。

    從6月5日世界環境日起,全市開展環保宣傳月活動。市環保局與廣州電視臺合作,先后制作播出有關世界環境日、海洋保護以及廣州各界紀念世界環境日大型活動等專題片。市環保宣教中心與國家環保總局宣教中心和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共同策劃廣播電視系列節目,將廣州環保工作的宣傳通過中央媒體推向全國。

    年內,廣州各級環保部門與社區管理部門合作,貫徹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推動青少年參與“綠色社區”創建活動。12月16日,廣州市環保局首次發出“珍惜寶貴的森林資源,今年過節不再郵寄賀年卡”的倡議,得到青少年廣泛響應。市委黨校和市環保局聯合印發《關于在各級黨校領導干部進修班中加強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教育的通知》,把環保教育納入黨校的進修內容。

    全年舉辦各種類型的環保培訓班25期,包括1期全市局級以上領導干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專題報告會,5期創建“綠色學校(幼兒園)”培訓班,3期“綠色學校(幼兒園)”提高班,4期“綠色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培訓班,2期創建“綠色社區”培訓班;配合市環保局有關處室舉辦培訓班3期、廣州市企業環境管理崗位培訓班7期。

創建“綠色社區”

    2004年,廣州市各區及街道辦事處把創建“綠色社區”納入“創模”工作中,完善創建管理體系。全年新建市級“綠色社區”29個,全市累計建成市級“綠色社區”109個。

    天河區完成對50多個社區的調查,組織基層創建人員培訓。區環保局聯合區創建辦、文明辦對“綠色社區”進行初評,聯合區文明辦、婦聯等單位開展“綠色家庭”評選活動。

    海珠區把環保基礎設施硬件建設和環境監督管理作為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加以落實,大力推進“綠色社區”建設。在創建過程中,充分發揮社區居委、企事業單位、民間團體、學校的積極性,共同創造文明的社區生活環境。

    大力推進城郊生態示范區建設,開辟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通過實施農村、鄉鎮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開展環境保護示范鄉村建設工作,提高農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促進農業生態建設工作的發展。是年,成功創建省級生態示范區4個,包括增城市派潭高灘村和正果西湖灘村、花都區小布村,以及番禺區廣州市科協農業高新技術科普示范基地。

創建“綠色學校”

    2004年,廣州市創建“綠色學校”工作不斷深化,通過學生帶動各自家庭,促進社區居民廣泛參與環保行動。是年對297所市級“綠色學校”進行復查,評出第五批“綠色學校(幼兒園)”59所;推薦5所學校參加國家級、38所學校參加省級“綠色學校”評審,均獲通過。至此,廣州地區共有國家級“綠色學校”11所,省級“綠色學校”114所,市級“綠色學校”479所。

(張惠忠)

責任編輯 黃澤霖

 

 

分享到:
微信 掃一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中文在线√天堂| 91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freexxxxxxx| 午夜黄色网址| 亚洲高清久久久| 大bbw大bbw巨大bbb| 亚洲少妇中文字幕|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欧洲国产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久久人人97超碰婷婷开心情五月| 午夜免费av电影| 91片在线观看| 国产91免费在线|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999| 日韩一级片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在线一区|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一级va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精品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小说 | 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情所理论片| 国产精品5区|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 国产一区二区午夜|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aⅴ一区二区| 97欧美精品| 精品少妇的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的张开腿让|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五区| 91黄在线看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下载|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九九| 亚洲在线久久| 欧美亚洲视频二区| 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广东|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9999|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国产一二三区免费|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 日本边做饭边被躁bd在线看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二| 亚洲国产午夜片| 日韩夜精品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 国产1区2区3区| 国产.高清,露脸,对白| 国产精品99999999|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日韩一级视频在线| 欧美国产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影片| 日韩精品免费看| 91精品美女| 久久精品视频3|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国产一区在线免费|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午夜生活理论片| 亚洲欧美一卡| 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高清欧美精品xxxxx|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 免费观看黄色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