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信息發布導則》,現將我市2013年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情況發布如下:
一、綜述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低碳經濟、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理念,圍繞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州”目標任務,認真履行職責,創新監管手段,全面推行“廣州市固體廢物GIS管理信息系統”,以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為抓手,全面落實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報批和轉移聯單等制度,不斷強化我市固體廢物監管,積極抓好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項目建設收尾工作,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狀況
(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根據2013年環境統計,廣州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556.30萬噸,其中粉煤灰所占比例最大,占40.96%,冶煉廢渣占12.39%,爐渣占9.73%,脫硫石膏占6.83%,其他固體廢物占30.09%。綜合利用量528.89萬噸,粉煤灰的綜合利用量最大,占全部綜合利用量的41.45%。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0.20萬噸,處置量22.68萬噸(相關數據詳見表1、表2)。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是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占43.71%,其中大部分(占74.80%)為粉煤灰。從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情況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及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的綜合利用率比較高,分別達到100%和98.30%。
表1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及利用情況
表2 主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種類
(二)危險廢物。
1.工業危險廢物。
根據2013年環境統計,廣州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38.54萬噸,綜合利用量16.14萬噸,處置量22.40萬噸,處置利用率100%。其中危險廢物產生量最大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占28.28%,造紙和紙制品業占19.82%,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占16.5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占15.57%。綜合利用量最大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相關數據詳見表3、表4)。
表3 工業危險廢物產生及處置情況
表4 主要工業危險廢物種類
2013年,廣州市范圍內共有25家危險廢物持證經營企業(見附件),其中23家向廣東省環境保護廳申領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1家(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向廣州市環保局申領了收集處置醫療廢物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1家(廣州匯龍廢礦物油回收服務中心)向廣州市白云區環保局申領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
2.醫療廢物。
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含醫療門診點)均按有關要求,將產生的醫療廢物統一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廣東生活無害化處理中心處置。
2013年,我市醫療廢物產生量和處置量均為17514.5噸,醫療廢物100%集中無害化處置。(見表5)。
表5 醫療廢物處置情況
(三)城市生活垃圾。
根據市城管委提供數據,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產生總量為394.29萬噸,全市生活垃圾處置率100%(見表6)。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量為359.7萬噸,其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50.6萬噸,衛生填埋309.1萬噸,無害化處理率為91.23%。
表6 城市生活垃圾處置情況
(四)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
截至2013年底,我市共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47家,處理城鎮生活污水14.40億噸,產生污水處理污泥61.91萬噸。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方法包括制肥、制磚和水泥窯協同處置等,主要由廣州綠由工業棄置廢物回收處理有限公司、廣州天河奧特農化新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女媧肥業有限公司、廣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廣州海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東莞市圣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處理。
(五)危險廢物處置設施。
1.醫療廢物處置設施
廣州市設有1家醫療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單位,設計處理能力48噸/日(見表7)。
表7 危險廢物處置設施
2.危險廢物處置設施
廣州市設有1家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單位(核準焚燒處置能力9500噸,實際處理量9407.03噸),1家危險廢物填埋處置單位(核準填埋處置能力2.2萬噸,實際填埋處置量9407.03噸,見表8)。
表8 危險廢物處置設施
(六)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制定情況。
廣州市已完成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在各企業的應急預案中,均包含有關危險廢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管理。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證單位均全面完成企業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
注:信息發布城市:廣州市
信息發布機構:廣州市環境保護局
信息發布日期:2014年6月23日
信息發布周期: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信息來源:2013年環境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