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14:51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被扔掉的垃圾究竟去往何處,它們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受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廣州市環境科學學會組織廣州市何香凝紀念學校三年3班的同學們來到第五資源熱力電廠環保科教中心,見證垃圾的神奇蛻變,感受環保的美好。
2022年7月6日上午,同學們步入熱力電廠花都環保科教中心。進入中心就感覺到設計的時尚、先進,處處藏著環保知識,展示垃圾分類利用的神奇力量。
步入第五資源熱力電廠環保科教中心,一起見證垃圾的神奇蛻變
講解員姐姐的介紹,讓同學們了解到這座電廠的強大實力。它每天能處理2250噸生活垃圾,一年能處理生活垃圾75萬噸,年發電量3.6億度,可供十萬戶家庭使用一年……這一連串驚人的數據告訴我們:垃圾分類能惠及許多家庭,更能創造巨大的財富。
那垃圾分類后,是如何變廢為寶的呢?
精彩的視頻展示和講解員生動的介紹揭開了這一謎底:原來,垃圾經過高溫分解、脫硝、脫酸、活性炭吸附等工藝,可以有效抑制二噁英和污染物的形成,處理后的煙氣排放標準達能到國家標準。垃圾焚燒后的爐渣能制成環保磚。飛灰進行衛生填埋,滲濾液經過多重工藝水處理后,回用于焚燒發電廠循環冷卻水系統,實現污水零排放。科技的力量讓垃圾變廢為寶,造福千家萬戶,惠澤子孫后代。
要把環保理念植入同學們的心底,實踐體驗最為有效。同學們首先體驗的是垃圾分類小游戲。大家在競賽中嘗試投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同學們在互動實踐中,互相鼓勵,投放準確率達到100%。
“籃球分類投遞”體驗游戲迅速點燃同學們的熱情,大家迫不及待動起來。藍、紅、綠棕四種顏色的球分別投進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籃筐,同學們精準投籃,既讀懂了每種顏色的分類語言,又練習了投放垃圾的精準度。
小游戲體驗活動
最吸引同學們是模擬體驗垃圾吊斗操作。同學們坐在超大的3D屏幕前,握著遙控機械手,根據屏幕上出現的垃圾,張開機器手,把不同的垃圾送到相應的回收洞口,誰回收的垃圾多,誰就贏。這樣的比拼賽出了垃圾分類的能手,他們不僅掌握了垃圾分類的知識,還具有垃圾分類的最高速度,做到精、準、快!
模擬體驗垃圾吊斗操作,競出“垃圾分類”的小能手
短短兩個小時,同學們參觀了“循環之源”“環境之問”“游戲體驗”等六大主題展區,真切地感受到環保的重要,了解了垃圾焚燒發電、熱能高效利用、煙氣凈化、生活垃圾填埋、水環境治理等多種先進技術,感受到垃圾分類投放可以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財富,給生活帶來無限美好。
參觀大合影
和美是一種境界,環保是一種理念,垃圾分類是文明的行動。第五資源熱力電廠環保科教中心的種種體驗把垃圾分類的好處展示得淋漓盡致,把環保理念植入同學們的心間。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監測與科技處
廣州市環境科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