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參觀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
2021-11-30 16:06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當前全球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環境問題。其中城市固廢由于其理化特性影響,若不及時進行有效處理與回收易對人類生存環境與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在廣州,“焚燒為主、生化處理為輔、填埋兜底”的分類處理格局正在形成。為深入了解“垃圾都去哪兒了”,2021年11月27日,廣州市第二中學南沙天元學校高一和高二年級的30位師生前往參觀廣州環投花城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環保宣教基地,沉浸式參與了由廣州市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生態環境科普活動,跟蹤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全鏈條,一探究竟。
每日的剩飯、剩菜也能“變廢為寶”?回收的餐廚垃圾可以做什么?本次參觀活動以循環開篇,讓垃圾可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理念深入人心。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同學們見識到了廚余垃圾的各種妙用:如柚子皮可以代替空氣清新劑去除異味、蘋果皮可以消除水腫急救等等。而廚余垃圾漿料通過聯合厭氧發酵處理,可以轉化為沼氣和有機肥原料,變身成為電能、生物柴油、有機肥原料、綠色生物基增塑劑等資源化產品。
位于花都赤坭鯉塘村的第五資源熱力電廠承擔了花都區生活垃圾處理的重任,來自各社區的生活垃圾都經過了八個環節的無害化處理,包括地磅稱重、儲坑干燥發酵、滲濾液處理、垃圾焚燒、煙氣凈化、引風輸送等,最后通過“SNCR+半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工藝后,各項煙氣排放指標優于歐盟2010的排放標準。而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將水加熱成中溫中壓的水蒸氣,帶動汽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可以將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轉化為潔凈的電能。在此過程中,年發電量約2.7億度,不僅能滿足本身進行垃圾處理的工業用電需求,還可供給居民日常使用。同學們紛紛驚嘆到垃圾焚燒原來如此“任重道遠”,更深刻理解了我們日常所能呼吸到的潔凈空氣的來之不易。同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的建成投產,實現了花都區原生垃圾日產日清,滿足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社會發展需求,對花都區建設廣州經濟開發區和現代宜居生態城市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了增加參觀的體驗感和趣味性,本次活動還特意為同學們開發了垃圾分類投籃體驗機、互動裝置墻、沉浸式懸浮影廳等趣味十足的科普展示項目,營造了現代化科技體驗式科普宣教氛圍,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了解生活垃圾處理工藝,在歡樂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環保意識,爭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生態興則文明興”,在本次參觀活動中,我們對垃圾處理和分類有了更為細致的了解,并且“飲水思源”般真實走進了平凡生活背后所鮮為人知的辛勤努力,體會到了環境興衰、人人有責、少年更應有擔當!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天元少年將會從踐行垃圾分類、綠色出行、多使用環保材料的物品等小事做起,愛護身邊的環境,以少年之毅、行來壯哉美麗中國、美哉璀璨地球!
(廣州市環境科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