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6:30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近日,廣州市白云區“醫療廢物智能收集柜項目”順利通過專家驗收,標志著全省首個城鄉全覆蓋的醫療廢物智能收運體系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該體系涵蓋全區各鎮街共1177家小型醫療機構,是全省首個實現城鄉全覆蓋、實施面積最大、惠及人群最廣的醫療廢物智能收運體系,為破解零散、小量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置問題貢獻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白云方案”。
圖1 金沙街醫療廢物智能收集柜
白云區作為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最多的行政區,共有1252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約95%以上為20張床位以下的小型機構。這類機構數量多、分布散,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小型門診、社區診所產廢量小、收運難度大,一直是醫療廢物規范收運處置的“老大難”問題。為此,省、市、區三級生態環境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協同發力,統籌省級專項資金100余萬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全區24個鎮街共設置27個點位、安裝54套智能收集柜,構建起“智能投放+專業轉運+集中處置”的新型醫療廢物收運體系。
圖2 石井街醫療廢物智能收集柜
在布點策略上,項目堅持“安全優先、便利可達”原則,將23個點位設在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個設在鎮衛生院周邊,形成以公立醫療機構為核心的智能收運網絡。針對城鄉差異,體系在城區形成 “1.5公里服務圈” ,在農村地區則結合鎮域分布,將智能柜輻射至偏遠地區的鎮衛生院,實現城鄉全覆蓋。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力量強、管理規范,將智能柜設在這里,既能依托其醫療資源做好日常管理維護,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點位均實現“兩線達標”:服務范圍內機構步行/騎行不超過15分鐘;與居民區保持安全距離,并配備雙重密封和定時消毒裝置,有效杜絕污染和異味。
圖3 金沙街醫療廢物智能收集柜
智能監管是該項目的一大亮點。所有收集柜均接入“廣州市固體廢物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從投放、暫存到轉運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醫護人員可通過人臉識別或IC卡便捷投放,系統自動稱重、記錄并同步數據;收運單位依托平臺實時規劃路線,做到“日產日清”;生態環境部門可遠程監控、溯源預警,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以前小型門診的醫療廢物收運全靠人工登記,難免有疏漏。現在智能系統全程留痕,不僅臺賬清晰可溯,還能提前預警貯存超期風險。” 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單位負責人表示,該體系運行后,大幅提升了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合規處置率,同時明顯降低了醫療廢物收運的人力、運輸和管理等成本,一舉多得。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體系不僅能規范醫療廢物收運行為,減少對醫療機構日常經營的影響,還可以幫助收運企業優化路線、降低成本,更能讓小型醫療機構徹底告別醫療廢物貯存超期的法律風險,真正實現了“企業減負、運營降本、監管增效”的多方共贏。
下一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白云分局將聯合衛生健康部門,根據收運體系運行情況,持續優化點位布局,及時新增點位布設,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同時加強操作人員培訓和日常巡查監管,從嚴管控環境風險,為建設“無廢灣區”、舉辦“無廢全運”提供堅實保障。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宣傳教育與交流合作處)